一、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
|
CAS |
26471-62-5 |
文名称 |
甲苯二异氰酸酯 |
|
|
英文名称 |
Toluene diisocyanate |
|
|
别名 |
异氰酸甲苯酯;Diisocyanatotoluene;TDI |
|
|
分子式 |
C9H6N2O2 |
分子量 |
174.16 |
熔点 |
3.5~5.5℃(TDI-65) |
|
|
密度 |
1.22±0.01(25℃) |
|
|
蒸汽压 |
132℃(闭杯) |
|
|
溶解性 |
不溶于水;溶于丙酮、乙酸乙酯和甲苯等 |
|
|
稳定性 |
能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遇热、明火、火花会着火 |
|
|
外观与性状 |
无色透明至淡黄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
|
|
危险标记 |
|
|
|
用途 |
用于制造聚氨酯树脂及其泡沫塑料 |
|
二、对环境的影响
1、健康危害
主要经呼吸道吸入,不能经无损皮肤吸收。
2、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大鼠经口LD504130mg/kg;吸入LC600ppm/6H。小鼠经口LD501950mg/kg;吸入LC509700ppb/4H。兔经皮LD50>10mL/kg。
本品急性吸入毒性较高,经口毒性较低。主要有明显刺激和致敏作用。对眼、呼吸道粘膜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并引起支气管哮喘。
人的嗅觉阈为0.35~0.92mg/m3,另有报道为3mg/m3。3~3.6mg/m3时,对粘膜有刺激;27.8mg/m3时眼和呼吸道严重刺激。16mg/m3,工作3~4周后,不少人出现急性上呼吸道炎;0.5mg/m3,工作一周,出现剧烈的咳嗽和呼吸困难。
TDI引起支气管哮喘,可能系异氰基团与体内的蛋白质的氨基结合后,生成异性蛋白,成为抗原诱发的变态反应;也可同时有药理机制和刺激作用。
临床表现:TDI主要影响呼吸系统。
接触较高浓度TDI时,可产生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眼部有发痒、辛辣痛感、流泪、视物模糊和结膜充血等症状,可发生角膜炎或角结膜炎;并有咽喉干燥、剧烈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可有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
部分工人经上述发作一次或数次之后,产生过敏。以后,即使极微量接触,亦能诱发支气管哮喘。哮喘发作前,有一定潜伏期。尤以夜间发作多见。一般脱离接触后可恢复,有时恢复较慢。
实验室检查如变应原皮肤试验、血清抗原特异性IgE测定、变应原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肺功能测定等有助诊断。参见《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皮肤直接接触TDI,可产生刺激性接触性皮炎,也可引起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甲苯二异氰酸酯为无色透明至淡黄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遇光颜色变深。分子式C9-H6-N2-O2。分子量174.16。相对密度1.22±0.01(25℃)。凝固点3.5~5.5℃(TDI-65);11.5~13.5℃(TDI-80);19.5~21.5℃。沸点251℃。闪点132℃(闭杯)。蒸气密度6.0。蒸气压0.13kPa(0.01mmHg20℃)。蒸气与空气混合物可燃限0.9~9.5%。不溶于水;溶于丙酮、乙酸乙酯和甲苯等。容易与包含有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胺、水、醇、酸、碱发生反应,特别是与氢氧化钠和叔胺发生难以控制反应,并放出大量热。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聚氨酯泡沫塑料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反应之一;应避免受潮。在常温下聚合反应速度很慢,但加热至45℃以上或催化剂存在下能自聚生成二聚物。能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遇热、明火、火花会着火。加热分解放出氰化物和氮氧化物。